保留余地
汪?焓
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探险家会发现,即便在寂静广阔的沙漠,也会有咕噜的水声;擅于观察天空的农民会知道,即使是生了老长闷气的老天,也会保留情绪躺下甘甜的泪水;喜欢观看狗群打架的人会发现,无论它们怎么疯狂,也会保留体力到最后去逃路……大自然的“保留余地”之道,我们人类又何尝不知?
韩非子《林下篇》中言:“刻削之道,鼻莫如大,目莫如小,鼻大可小,小不可大也。”这其中教导我们凡事留有余地,才会得心应手。有位学者与他的女儿商量,高考前夕将大学目标降一降,一来在考场会减少压力,二来考后分高喜出望外,分低兴平气和,保留余地,给自己心灵空出一层空间。
可是保留余地绝不是纵容自我,一味地降低自我要求,使自己心灵空虚,成为行尸走肉。竹子是一节一节长起来的,功夫是一天一天练出来的,凡事都有个过程,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。保留余地,给自己一丝漾着花香的清风,正所谓“劝倚好向红窗醉,须莫及,落花时。”同时孜孜不倦,发奋图强,以至厚积薄发。人的一生好比挑着重担走远路,不能急,慢慢来,由浅入深才是正道。
然而总有人会使出下下策——破釜沉舟。像项羽破釜甑,烧庐舍,持三日之粮来表决心是不可取的。当你绷紧神经,用尽全力,弄得满身狼狈之后若是置之死地而后生,自然皆大欢喜,可大多数人不可能承受得了招式使尽却无功而返的绝望,最终破罐破摔,就像“破窗理论”。王廷相曾云“居身之道,亦犹是耳,倘一失足,将无所不知矣!”一旦越雷池一次,人生将很难扭转,所以,“破釜沉舟”是极不妥当的。
事实上,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也要求我们“保留余地”。
正所谓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”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,也没有永远的敌人,凭自己暂时的优势置人于死地,不保留余地,哪知会不会吃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的哑巴亏呢?性格耿直、为人豪爽,固然无可厚非,可是社会复杂,每个人的身世处境不同,人与人之间隔阂在所难免,我们不以小人之心去揣测别人,又怎知别人不会以小人之行为挑剔与你?人坐在家中,锅也会从天砸下来。所以,保留余地,留有一颗防人之心,这样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。
我们是江湖上游走的侠客,亦是他人生命中的游客,留一手,退一步,?酒笑谈苍茫大地,赢得一片海阔天空!